暑假,是为了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人体的需要而设置的,让学生可以在家里休养生息、自主学习的一个假期。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,家长上班或外出打工无暇顾及,所以很多孩子要么无人看管、放任自流,要么被名目繁多的补习班、特长班和夏令营累得喘不过气来。
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度过暑假,我校结合农村的生活环境、孩子的活动空间和家长外出务工等实际情况,推出了“主题活动为载体的家校互动模式”。我们充分依托“家校联谊会”这一媒介,暑假前一个月拿出活动方案与“家校联谊会”进行沟通,召开家长会,与家长达成共识。经过多年的尝试,系列保障措施逐渐完善,活动方式逐渐形成体系,主题活动陪伴孩子徜徉在快乐的暑假。
村际协作,学业相长
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,农村外出打工人员逐年渐增,留守学生的比例逐年加大。留守学生大多寄居在亲戚家中,或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,所以希望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业是不现实的。
为此,我校以村为单位组建了“村际协作学习小组”,借助“家校联谊会”提供的学习场所,定期定时集中学习,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,在学业上共同成长。同时学校又选拔优秀生担任管理者,本村在学校教书的老师进行辅助督导和引领。就这样,在自主管理互相帮扶下,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暑期作业,既服务了一方村民,又让学生有时间参加其他有益的活动,更有利于学校新学期的教育教学。
网络探究,孕育人生
现在是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的时代,网络为人们的学习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方式。虽然电脑在农村已经成为寻常之物,但是家长往往担心孩子沉迷网络无法自拔荒废学业,所以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孩子上网。
我校首先向家长建议安装绿色网络过滤软件,以技术手段约束学生限时上网,安全上网,避免学生浏览不良网站或沉迷于游戏和聊天等。其次,学校找到一些有助于学生知识学习和兴趣发展的网站,帮助学生充实自己的网络生活。并教会学生安全上网的常识,如不泄露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个人隐私,使得家长无后顾之忧。
最后,教师根据学情的需要布置循序渐进的网络作业,如网络制作、在线阅读、网络寻踪等多样性课题式探究活动。诸如历史老师布置的作业是“了解马良石头鱼的演变”,让学生利用网络弄清其演变历史、生长特点、活动规律、现状及保护措施等。
就这样,网络探究使得学生在网络中享受成功,体验网络信息对现代生活的的价值,从而有效利用网络为己所用,怡情养性,增长知识。
劳动锻炼,珍爱生活
90后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,过惯了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的生活,往往缺乏自主生活能力和劳动的积极性。暑假前夕,我校在开家长会时,就与家长们进行了真诚的沟通,告知家长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到学校劳动基地参加劳动实践活动,同时希望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学做家务。
根据时令的特点以及当地种植的情况,我们为学生制定了为棉花除草、整枝、埋肥、捡花等四项主打劳动。每年暑假虽只有短短四天的劳动,但是在新学期出版的《学生暑期作文专辑》里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心灵的感悟。决心节约粮食,不乱花钱,心疼爸爸妈妈。每年新学期,学生的学习状态迥然不同,行为习惯改变了,学校管理更顺利了。
我们还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,布置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作业。比如10周岁以上的孩子,可以采用亲子活动,与孩子一起走进厨房。这样的亲子互动,不仅能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,更能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,更明白劳动才会有所得,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,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。
总之,作为学校,我们要学会巧用地方资源,合理开发活动潸椠,延伸我们的教育责任,伴随孩子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暑假。(来源:中国教师报) |